首頁

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

莫讓四書教育砸了孔子的品牌

作者:廖玉蕙(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)

「喜歡孔子的人舉手。」我在課堂上問學生,沒有人舉手;「有沒有人曾經因為上了中國文化基本教材,而覺得受到感動或因此精進了品德?」沒有人舉手。「有人討厭孔子嗎?」我近乎囁嚅的問,有十幾位學生笑著坦然舉了手。接著,我調查了在演講場合聽講的社會人士,答案也差不多。那麼,我們是不是該想想:是誰讓這位雖然終身不得志卻常常保持幽默感的至聖先師,淪為不怎麼受歡迎的人物。

近日,教育部考慮把文化基本教材列為中學「必選」科目,引發諸多爭議。「搶救國語教育聯盟」希望藉由論孟改為必修來陶冶品德,我以為依目前的四書教學現況,如果在教學方法沒有有效改進前,率爾實施,只會適得其反,徒增學生對孔子的痛恨而已。

有時候,我們是不是得試著站在學生的高度上來思考問題,這不是媚俗而是務實。如果學生從不曾感受到文化基本教材裡的知識有什麼好—沒有感動、沒有觸發、沒有引起想法,甚至長大了,都還從來不覺得自己曾經從中獲益,只記得當年考試時背誦得有多麼辛苦,那麼,有可能是老師沒有教出真精神,也可能是學生的生命經驗不足以領會,因此,就算把《論語》列為必修,也不可能有潛移默化的功用,更遑論成為品德教育的幫手。

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當然是經典,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,它們絕對值得我們驕傲。但是國、高中的學生是如何認識《論語》的,毋寧更值得思考。譬如,子夏問孝,孔子回答:「色難。」看似輕描淡寫,實則充滿生活的重量,擲地有聲;但我不認為大多數的老師都能、也都願意花功夫去和學生切磋琢磨其中的奧義—親子間彼此對應的艱難、和顏悅色的重要、尋索生活中的實例,並在生活的實踐中理出色難的概念。如果沒有經過認真討論,只是解釋之後譯成白話,學了、背了,然後在考試時將生吞活剝的記誦吐在考卷上,又有何意義!

論語不夠好嗎?絕不是。我們得承認有些學問必須經過歲月的淬鍊才會豁然開朗,對經典的領會,年齡很重要。然而,年輕時,適度的涉獵有其必要性,讓學生知道中國有這麼一本重要的典籍,它說了些什麼,有興趣的人或必要時知道如何循線前往取經就行了,就像課本裡有幾篇唐詩或宋詞一樣。我年輕時就聽說奉元書院毓老師講經功力非同小可,求道之士盈庭;王邦雄教授在洪建全基金會教授老莊,一教十數年,也精采絕倫,追隨的社會人士不勝枚舉。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,個人情性接近,就算沒列入必修,離開學校後,依然願意孜孜叩問。

學說是整理生活後的心得,它往往沒辦法走在生活的前頭。大人總心急,覺得四書充滿智慧,處處閃爍晶亮的火花,恨不能學生早早讀了,對生活有所裨益。然而,總忘了以大部分學生簡單的生命經驗是無從主動領略的,這是以五十歲的成熟期待十八歲的天真。如果教育部最後還是堅持將文化基本教材列入必修課,我們強烈建議「搶救國語教育聯盟」應該先行搶救「四書教學」,最好能以行動率先示範引發興趣的教學策略,不要因為搶救疲軟無功的教學,壞了孔子的品牌,也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。

【2011/05/24 聯合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大家迴響暢談;請相互尊重,勿攻擊、謾罵。回應時請至少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身份(可只填寫名稱、網址留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