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

是「微調」還是教條?(吳俊瑩)

「微調」後的高中臺灣史課綱,在清朝統治時期的主題(三)項下新增一條說明「1-3 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、教育和鐵路,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。」 這條「說明」其實不只是說明,重點是這句「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」,但這句基本上是主觀評價,不是客觀敘述。







主觀評價可以用課綱來規定嗎?且慢,課綱的「編輯凡例」說:「在『一綱多本』的理念下,應以『說明』欄中的知識為基礎;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,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。」所以課綱的「說明」欄的文字敘述,主要內容應該是說明要編入教科書的歷史知識,而不是歷史評價。好了,本來應該是要放進客觀敘述的「說明」欄,微調後硬是插進這句歷史評價;依照凡例的規定,這句話你「務必」得寫進教科書,如果教科書的編者另有看法,或是想留給教學現場老師更大的討論空間,不想寫,很抱歉,送審定時,未來連「形式」審查都過不了,因為你少了這句「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」的評價。

那我們回頭看看現行課綱這個地方到底是怎麼寫的:「1-2 說明面對外力挑戰而由政府主導的開山『撫番』、建省,加強防衛等措施。」兩相對比,你會發現這裡頭是要教科書的編者「說明」而不是「訓示」他們該如何評價臺灣在清治末期的洋務運動,且純粹是採重點列舉的方式,由教科書的編者自己發揮,如何評價,是否應該評價,端看編寫教科書的大學教授與高中老師。是開放式的,不是硬性規定如何寫、如何措辭。

如果說課綱應該是要以精簡而且要言不繁的方式來書寫的話,那「微調」後的課綱還特別列舉現代化建設的內容,包括電報、教育和鐵路,除了是畫蛇添足之外,還別有用心。為什麼說是畫蛇添足?我比對過現行通過審定的八個版本的高一臺灣史教科書,每一個版本均花了相當篇幅書寫清廷在臺洋務運動的內容,而且連圖都有(只有翰林版沒有類似的圖),內容都比「微調」後的課綱規定的還多,檢核小組的專家們,大可不必擔心清末在臺的洋務運動被「精簡內容」了。

 「南一版」新政設施分布圖

資料來源:林能士主編;施志汶、張素玢、王良卿、陳鴻圖、林蘭芳、黃中興、黃俊文、楊素娟、陳雪芳、彭玉峰、周春燕編纂委員,《歷史第一冊》,頁99,高審字第0819號。

其實,檢核小組意不在此,在意的是,現行的教科書不是每一個版本都有這句「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」或類似的陳述,根據我的比對,「全華」、「龍騰」版,沒有這句歷史評價。說白了,檢核小組其實是擔心在一綱多本下,如果沒有把歷史評價給固著下來的話,就會有學生沒有辦法被「鎖入」這樣的歷史觀,逸脫於這樣的大清「榮光」之外。

課綱這樣規定評價的作法,其實是違反歷史研究與當代歷史教育的發展趨勢,令人覺得不可思議,這其實是把歷史教育又拉回到以統治者為中心的「民族精神」教育的線上,限縮了各種可能的討論與探索,以及透過這些方式以型塑觀點的學習過程。再說得白一點,就是「教條」式課綱借屍還魂了!這條新增「說明」的修改理由是:「內容補正以突顯臺灣在當時建設上的先進」。前面已經說過,清廷在臺的「現代化」(我加引號的理由是,我認為有必要告訴學生,當時到底是什麼樣的「現代化」)的內容,在現行教科書各版本,無一不缺,因此微調要「補正」的,不是洋務運動的內容,而是正面評價的部分。檢核小組用「補正」,不用在其他修改理由中出現的「修正」、「增補」、「新增」、「增列」等詞,言下之意就是現行課綱少了這句,是不正的、有缺漏的,需要矯正的,所以要予以「補正」。

請大家想想,這樣的補正,有比較合理?有比較高明嗎?還是越改越回去?

現行教科書關於清廷在臺洋務運動的評價

根據上表,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清廷在臺洋務運動的評價,因為現行課綱沒有硬性規定如何評價,所以教科書編輯者就有空間,從不作評價(2/8)、「最……之一」(2/8),到符合「微調課綱」的「最……」(4/8)都有。「最……之一」和「最……」看似相近,其實思維方式很不同。「微調」之後,就必須通通寫「最先進的省分」了。

但是,要證立這句「臺灣成為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」,前提是對全中國的洋務運動有一個普遍的認識,設定了一個合理的比較基礎後,才有可能透過比較獲致結論。例如,我們要說某位學生是全校最優秀的,談話中隨便講講可以,但若要變成禁得起考驗的正式「評價」,就要提供如何「最」的根據了。請問我們有可能、有時間、有必要在高中歷史教育這樣教這種主觀認定嗎?這是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從1970年代開始進行的「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計畫」,都還沒辦法做完的工作,難道你要教學現場的人做?到目前為止,作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的中研院近史所,在國科會的資助下,數十年來窮全所之力,加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,分二期從中國沿海往內陸省分進行,到現在也才出版了湖北、山東、閩浙臺地區、湖南、江蘇、安徽、廣西等省/區域的研究成果,由於原訂的計畫執行期限在1990年前後就結束了,未來恐怕也只有這些了。
(關於本計畫概略內容可參見:張玉法,《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 山東省,1860-1916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1897年再版),自序、再版序。下載網址:http://www.mh.sinica.edu.tw/MHDocument/Publication/Publication_142.pdf

中研院近史所做不到的,可以要求高中老師做嗎?如果不行,那麼這句評價在沒有可供比較的實證資料的基礎下,對教學現場的師生而言,將淪為空洞的「教條」。在現行的授課條件下,我們是不是可以花比較多時間來討論,洋務運動對臺灣歷史本身的影響與衝擊究竟為何呢?這樣的寫法不是沒有,例如戴寶村教授主編的龍騰版,便有試圖提示當時臺人如何看待劉銘傳的新政。這就是「一綱多本」可貴的地方,歷史詮釋沒有被特定價值所壟斷,這與最後都導向這一句臺灣是「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」,到底哪個比較能夠培養學生在歷史課上的核心能力?後者不像是在寫歷史,比較像過去寫作文的結尾都要喊個口號一樣。

如果要把臺灣放到全中國洋務運動的一環來討論,不是不可以,但在現行臺灣史的課綱架構下,根本沒有相應的內容或充分的學術研究成果來支撐此種評價,於是乎,除了在敘述的最後機械式地加一句評價,這就可以算是「突顯」臺灣在當時的先進了嗎?如果是這樣,那歷史研究還真簡單(那我早就畢業了!)。

「龍騰版」對於劉銘傳新政提示的思考點
資料來源:戴寶村主編;韓靖宇、游振明、洪碧霞、林虹妤編著,《歷史1》,頁98,高審字號第0817號
 

















更可怕的是,這種沒有內容支撐的評價,強要人寫,不行不寫,是否又讓歷史教育退轉回到舊式的意識型態的灌輸?而「高級中學教科用書審定辦法」第七條規定:「審定機關應組成各科審定委員會,依課程綱要審定教科用書。」這種給定答案的課綱,本質上是違反當代歷史教育潮流的。我真不知道把評價固定下來的內容,如何達到課綱自己所宣稱的提升「歷史思維」能力的課程目標,以及培養「解釋歷史」的核心能力?這種根本違反課綱「目標」與「核心能力」的改法,竟然還敢大言不慚對外說是「微調」!現行的臺灣史課綱各單元的「說明」條目,頂多要求陳述某項歷史事實的意義,例如「簡述《臺灣青年》的創刊、演變及連橫《臺灣通史》等的意義」,裡頭沒有一條「說明」要求教科書編者「意義是這個,你要這樣寫(其實是「抄」)」,更不要說什麼是「最」了。現在調成這個樣子,未來是哪門子的一綱多本!

最後,我請教育部及所屬國家教育研究院拿出「教育」的專業,這回不跟你說歷史,你知道這樣的改法,已經動搖這份課綱的根本價值嗎?不要再說這次課綱是「微調」了,你們都比我還懂課綱,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學術與專業良心。 

附記:我不是研究教科書的專家,原本也志不在此,也沒有弟妹在讀中學,所以手上沒有任何一本高一臺灣史的教科書,但這次課綱惹起軒然大波,當我開口向朋友「求援」要書時,馬上得到朋友的朋友的積極協助,她在高中教歷史,很快地把教科書籌齊,再由朋友轉交給我,謝謝她們。

(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)

出處:吳俊瑩臉書網誌(2014.03.12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大家迴響暢談;請相互尊重,勿攻擊、謾罵。回應時請至少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身份(可只填寫名稱、網址留白)。